白雪仙资料,白雪仙最新歌曲,白雪仙MV视频,白雪仙音乐专辑,白雪仙好听的歌

白雪仙

外文名:Pak Suet Sin 别名:仙姐 原名:陈淑良 国籍:加拿大 籍贯:广东顺德 出生地:广东广州 生日:1928年5月19日(农历四月初一) 星座:金牛座 职业:演员 代表作:《帝女花》、《紫钗记》、《李后主》 音乐类型:粤剧 毕业院校:圣保禄中学 主要成就:200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、2006年国际演艺协会卓越艺术家奖、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终身成就奖、2013年获香港政府颁发金紫荆勋章 简介:白雪仙(原名陈淑良),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,1928年5月19日出生于广州,籍贯广东顺德,粤剧名伶小生王白驹荣之女,排行第九,故行内爱称她为"九姑娘",世人尊称她为仙姐。 荣誉记录:1996年 香港演艺学院 荣誉院士 1997年 香港大学 名誉院士 2001年 香港电影金像奖 终身成就奖 2004年 香港大学 名誉文学博士 2006年 国际演艺协会卓越艺术家奖 2008年 香港艺术发展奖终身成就奖 小传:白雪仙,原名陈淑良,广东顺德人,一九二八年在广州出生。她曾在香港岭英中学和圣保禄英文中学攻读。她的父亲是有小生王之称的粤剧名伶白驹荣。她自幼喜爱粤剧,十三岁时拜粤剧名伶薛觉先为师,艺名为白雪仙(这个名字是白雪仙姐姐起的-她有天经过戏院,那时正在上演卡通片《白雪公主》,灵感就是这样来的。另外,薛觉先亦替她起过艺名,把原名“陈淑良”改为“陈淑娘”),曾在“觉先声粤剧团”演出。其后她又跟音乐家冼干持学习唱工。香港沦陷期间,为了生活她曾在歌坛演唱,期间她又参与过“新东亚粤剧团”演出。 十六岁她便出任“锦添花粤剧团”为正印花旦。继而参加“新声剧团”,开始和粤剧名伶任剑辉合作。她在“新声”主演的名剧有《小爱神》、《红楼梦》等。其后,她又参加过“五福”,“鸿运”等粤剧团,主演过《红白牡丹花》,《富士山之恋》等名剧。一九五六年间,她和任剑辉组成了著名的“仙凤鸣剧团”,演出《帝女花》、《紫钗记》、《再世红梅记》、《牡丹亭惊梦》、《白蛇新传》等名剧。 她的戏路颇广,早期以演刁蛮戏出名,后期则擅演悲剧。她和任剑辉被公认为最佳拍挡。由于健康关系,一九四七年她开始拍电影,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“新声剧团”的戏宝《晨妻暮嫂》(四七年)。从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六八年,她主演和参演过大约二百部电影,其中由她主演的超过一百一十部。她主演的名片多是改编自她主演的著名粤剧,如《红白牡丹花》(五二年)、《富士山之恋》(五四年)、《紫钗记》(五九年)、《帝女花》(五九年)等。 一九六七年她组成了“仙凤鸣影片公司”,制作了粤语片最大制作的粤剧戏曲片《李后主》(六八),其后便退出影坛。不过她和任剑辉仍不断扶持她们的接班人龙剑笙、梅雪诗等组织的“雏凤鸣剧团”,扶助她们成为一个著名的、空前的粤剧长寿班霸。一九六九年她和任剑辉一起退出舞台。 她演戏时非常认真和投入,对粤剧又肯不断革新和栽培后辈,她对粤剧的贡献是非常大的。2005年、2006年两度促徒出山,亲自担任《西楼错梦》、《帝女花》两台大戏的监制,公演盛况空前。 演艺经历:任白,指的是任剑辉和白雪仙。香港粤剧界举足轻重的两位人物,即使不是粤剧迷,港人也莫有不知任白其人,任剑辉白雪仙,足以成为一个香港文化的象征。1943年,仙姐15岁,任姐30岁,二人相识与澳门,虎度门的一相逢,便是半个世纪的相依相随。‘一见任剑辉,总有白雪仙’,娱乐圈里的组合无数,但合久必分差不多成定律,只有任白由“仙凤鸣”时代至72年参加“六一八”水灾义唱,皆是“出必一双,入必一对”。舞台上任姐是“戏迷情人”,与仙姐演尽痴男怨女的故事,舞台下犹如姐妹共同生活,如影随影。至到1989年11月29日任姐辞世,“如可赎兮,人百其身”这是在任姐的葬礼上,仙姐的挽联。为纪念挚友,仙姐于1990年成立‘任白慈善基金’,支持广东传统戏曲的研究工作;1996年捐款与香港大学兴建工程大楼,并亲笔提写“任白楼”;2001年第二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,大会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了终身对粤剧鞠躬尽瘁的任白中的白——“花旦王”白雪仙,仙姐致答谢辞时款款细表:“世事真是好奇妙,往往不是来得来迟,就是来得太早。今晚这个奖一半是属于我的,一半是我替人拿的。正是因为我可以替她拿这半个奖,我觉得好荣幸,同埋我永远都会铭记。这个奖来得不迟不早,成就了我和她一生在伶影界的事业。” 任、白相处半个世纪,性格南辕东北辙,但对粤剧的醉心和投入却是同路人。白雪仙性格坚毅,不同流俗,对理想择善固执;任剑辉性情温厚,随和得人缘,有江湖气,同时对自己演出要求一丝不苟,非常坚持,不是个万事无所谓的好好先生。须知昔日年轻女子跑码头,难免有种种不能言的困难和纠纷,班事从结组织,曲本布景到戏服行头,都是重要而烦琐的,任剑辉没有相当主见和魄力,又怎能领导剧团,在港,澳演出多年。任、白性格上虽有内歛外露之分,骨子里其实有共通点,不过,外露的自然容易得罪人;白雪仙关注任剑辉的生活和健康,经常为这位面慈心软的好老人,摒除杂务,婉拒无谓应酬,让她颐养天年,为了爱惜任剑辉,她恶人是当定了。任、白的情谊究有多深,俗世无斗可量,只有彼此点在心头,她们不单是事业上的盟友,也同时是子期与佰牙。如今人去矣,不单任白的舞台艺术终于成为绝唱,连这段姻缘际会,百年难得一见的深厚情谊,也在惘惘人间成为绝响。 仙凤鸣剧团 成立于1956年,是由任剑辉和白雪仙所创立,并邀请靓次伯与梁醒波担任武生及丑生之职,更邀得唐涤生为“仙凤鸣”编剧,可惜唐涤生于“仙凤鸣”第八届上演《再世红梅记》时,不幸逝世,故此,“仙凤鸣”在第八届后停演了两年,并且为第九届演出作筹备,而第九届演出的剧目《白蛇新传》,是唐涤生生前准备已久的剧目,遂把他已搜集的资料,交与编剧家叶绍德整理,完成唐涤生的遗愿。演罢此剧,任白虽未有宣布退出舞台,但似乎已有退隐之意,只是全心栽培参与《白蛇新传》的新人,并为他们组织“雏凤鸣”。直到六八、六九年,才再踏足舞台,为湾仔街坊福利会筹款演出《紫钗记》、《帝女花》、《琵琶记》等剧目。之后,又静了下来。及至七二年,因“六一八”水灾筹款而在电视上演唱了《帝女花之香夭》及《李后主之去国归降》。自此之后,“仙凤鸣”已没有再作任何演出了。 雏凤鸣剧团 成立于1963年,由任剑辉及白雪仙所创立。于一九五九年公开招考青年女演员,投考的八百馀个少女中,几经淘汰,剩下了二十二人,经过了一年半的训练工作,才派她们在《白蛇新传》演出。训练期间,她们由京剧名家张淑娴、孙养农夫人,名导演王铿、名音乐家于燐等专家分别教授。由任剑辉、白雪仙教导她们的身段台步,唱曲对白,武打方面则由班中龙虎武师指导。舞蹈方面则由吴世勋师傅负责教授。《白蛇新传》演完四十多场就散班,散班之后,白雪仙、任剑辉从二十二个少女中,再经过一次严格甄选十二个较为有戏剧天才的再加以训练。她们由一九六一年一直再深造到一九六五年,白雪仙、任剑辉等认为她们的唱做工夫,己是中规中矩,于是替她们起了雏凤鸣剧团,在港演出。香港粤剧史上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出团体,除了任白,主要成员都是任白的徒弟,例如龙剑笙、梅雪诗、朱剑丹、江雪鹭及言雪芬。 个人作品:1947年5月1日《晨妻暮嫂》 1947年12月11日《火树银花》 1948年1月29日《百子千孙》 1948年2月13日《黄金世界》 1949年1月1日《连生贵子》 1950年3月1日《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 1951年4月9日《食饭神仙》 1951年8月31日《呷错醋》 1951年11月1日《福至心灵》 1951年11月7日《歌唱沙三少》 1951年11月23日《双料夫妻》 1951年12月5日《多情孟丽君》 1951年12月25日《人海狂潮》 1952年2月1日《大光灯》 1952年2月5日《如意吉祥》 1952年3月27日《万花锦绣》 1952年4月11日《迷楼金粉》 1952年4月17日《时来运到》 1952年5月3日《为情颠倒》 1952年5月22日《酒楼戏凤》 1952年5月29日《歌唱伦文叙》 1952年9月11日《红白牡丹花》 1952年9月12日《两个歌王》 1952年9月25日《戏迷情人》 1952年10月1日《吕布戏貂蝉》 1952年10月10日《生红娘三戏张君瑞》 1952年10月24日《财来自有方》 1952年10月31日《舞台春色》 1952年11月6日《火烧阿房宫》 1952年11月13日《一对胭脂马》 1952年11月27日《歌唱十二钗》 1952年12月12日《老婆皇帝》 1952年12月25日《晨妻暮嫂》 1953年2月8日《慈善红伶歌唱大集会》 1953年2月18日《伶王艳史》 1953年2月22日《佳人有约》 1953年2月23日《卖花赞花香》 1953年2月27日《歌唱海棠红》 1953年3月13日《红粉多情》 1953年4月16日《蜜运》 1953年4月25日《糊涂脂粉客》 1953年5月14日《骨肉喜重逢》 1953年5月17日《司马琴挑寡妇心》 1953年5月27日《做惯乞儿懒做官》 1953年7月9日《同人唔同命》 1953年9月11日《财归财路》 1953年10月24日《牛耕田马食谷》 1953年10月29日《五谏刁妻》 1953年11月12日《花街红粉女》 1953年12月2日《呆佬嫁女》 1954年1月1日《富士山之恋》 1954年2月7日《锦艳同辉香雪海》 1954年2月27日《妈姐泪》 1954年4月21日《初为人母》 1954年5月21日《鬼媒》 1954年10月9日《摇红烛化佛前灯》 1954年12月16日《苦命妻逢苦命郎》 1954年12月31日《自梳女》 1955年1月23日《春花日日红》 1955年1月28日《玉女香车》 1955年2月7日《鸿运喜当头》 1955年2月18日《好事成双》 1955年2月18日《萧月白正传(上集)》 1955年2月24日《萧月白正传(下集)》 1955年3月11日《恨不相逢未嫁时》 1955年3月17日《陈姑追舟》 1955年5月4日《丁财两旺喜盈门》 1955年5月6日《姑嫂情深》 1955年5月20日《半夜奇谈》 1955年6月9日《日月重光》 1955年6月30日《璇宫春色》 1955年8月4日《阿绣》 1955年8月23日《银河抱月》 1955年8月26日《花都绮梦》 1955年9月3日《彩凤入谁家》 1955年9月17日《情海恩仇》 1955年10月16日《檐前滴水》 1955年10月27日《红拂女私奔》 1955年11月15日《七世姻缘》 1955年12月2日《佛前姊妹花》 1955年12月7日《后窗》 1955年12月25日《龙虎笙歌戏凤凰》 1955年《陈绣》 1956年1月6日《云想衣裳花想容》 1956年1月12日《小冤家》 1956年2月11日《满堂吉庆》 1956年4月27日《苦海鸳鸯》 1956年5月17日《慈母颂》 1956年8月17日《瓦鬼还魂》 1956年10月26日《九子登科十状元》 1956年11月22日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 1956年12月19日《碧血恩仇万古情》 1956年12月25日《霸王妖姬》 1957年2月4日《财星高照》 1957年2月9日《刁蛮郡主戏玉郎》 1957年4月4日《荔枝记》 1957年4月11日《宫主刁蛮驸马骄》 1957年6月7日《人心博人心》 1957年7月4日《画里天仙》 1957年12月5日《唐伯虎点秋香》 1958年4月10日《三审状元妻》 1958年7月18日《桃花仙子》 1959年1月21日《可怜女》 1959年2月18日《紫钗记》 1959年4月1日《穿金宝扇》 1959年4月15日《三年一哭二郎桥》 1959年5月6日《枇杷巷口故人来》 1959年6月10日《九天玄女》 1959年6月30日《帝女花》 1959年6月30日《狮吼记》 1959年7月29日《芙蓉传》 1959年9月16日《蝶影红梨记》 1959年10月28日《凄凉媳妇》 1959年12月30日《跨凤乘龙》 1960年1月27日《红梅白雪贺新春》 1960年2月10日《西施》 1960年4月7日《妻娇郎更娇》 1960年4月10日《芸娘》 1961年12月20日《香江花月夜》 1966年12月1日《观音得道、香花山大贺寿》 1968年2月1日《李后主》

最新歌曲

声明:本站不存储任何音频数据,站内歌曲来自搜索引擎,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!